1822.
從故事來探討兒童內心的哲學世界
何美瑤
,
2004-12
[出版品] 兒童發展與教育 兒童發展與教育, 第二期, 頁37-58
吳興國小輔導教師 何美瑤 從故事來探討兒童內心的哲學世界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弗蘭克 兒童哲學 故事建構 意義治療法 本研究透過有爭議性的概念以及這些概念的範例,引發兒童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探究。兒童理性思考形成兒童哲學,對重要的人生問題建構自己的答案。哲學是一種包含邏輯和使用理性判斷
1824.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中有關環境教育之初探
陳念慈
,
2002-12
[出版品] 市師社教學報(第1-3期) 市師社教學報, 第一期, 頁159-178
陳念慈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中有關環境教育之初探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九年一貫課程 社會學習領域 環境教育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中與環境教育之關係。本文從環境教育的意涵、九年一貫課程的基本理念、社會領域主題軸與環境教育相關之實證研究,說明國小社會
1825.
學校本位課程的運作實務
鄧天德
,
2004-12
[出版品] 市師社教學報(第1-3期) 市師社教學報, 第三期, 頁17-38
鄧天德 學校本位課程的運作實務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學校本位課程 鄉土化 主題統整 本文主要討論我國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的由來、學校本位課程的本質及其重要性。並依據學校本位課程的意含,提出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發展的方法。作者強調學校本位課程應鄉土化,並對目前各國小實施學校
1830.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平行四邊形教學模式成效之探討
袁媛; 楊子賢
,
2012-03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64期, 頁77-101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桃園縣立幸福國民中學 袁媛 楊子賢 動態幾何軟體融入平行四邊形教學模式成效之探討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平行四邊形 教學模式 動態幾何軟體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研究設計,旨在探討動態幾何軟體(GSP)融入教學的不同模式對國中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影響。研究對象為桃
1831.
高雄醫學院時期的杜聰明與醫學發展
方彥蓁; 簡後聰
,
2006-12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5期, 頁1-32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 方彥蓁 簡後聰 高雄醫學院時期的杜聰明與醫學發展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醫學發展 山地醫療 言論集 近年來台灣的醫學發展迅速,醫學教育制度也都有相當的規模。西方醫學引進到台灣\,始於
1837.
國小科學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
王美芬
,
2006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2006專刊, P.75-90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 王美芬 國小科學教師的教學輔導策略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 國小自然科教師 實習輔導 探究教學 國小科學教師的養成由職前的導入階段、大五學士後實習輔導、初任教師輔導,是培養一位科學教師所必經之路。新制實習制度頒布之後,師資養成加入了實習學校的輔導教師
1838.
0.9的診斷教學實驗
李源順
,
2001-12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第二十五期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數學資訊教育學系 李源順 0.9的診斷教學實驗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 0.9、0.999...、 循環小數 診斷教學 啟蒙例 0.9=0.9999... 是0.9多,所以小於1,這個想法對學生而言,是一個直觀的迷思概念。本研究旨在了解診斷教學策略是否能對有 的迷思概念的學
1840.
臺北市私立中學學生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研究以東山高中附設國中部學生為例
魏宗淇; 施又誠
,
2011
[體育學系] 會議論文 2011年臺北市教育大學運動教育、競技訓練與產業經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296-297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魏宗淇 施又誠 臺北市私立中學學生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研究以東山高中附設國中部學生為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私立中學 運動社團 參與動機 本研究主要目的瞭解台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國中部學生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之狀況。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私立中學學生運動社團參與動
1844.
格不必盡古,而以風調勝--顧璘對格調論的實踐與補充
蘇郁芸
,
2010-12
[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北市大語文學報, 中文領域, 5期, 頁55-74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蘇郁芸 格不必盡古,而以風調勝--顧璘對格調論的實踐與補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國語文學系 顧璘 風調 格調 格調派 明代詩學 顧璘(1476-1545)與李夢陽除了是相互唱和的詩友,外詩學傾向同樣以唐為宗,講求格調,因此時人多目顧璘為李夢陽一派。弘治九年,顧璘
1845.
管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
蔡坤倫
,
2012-11
[歷史與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史地學術暨錢穆思想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 頁1-1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蔡坤倫 管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歷史意見 時代意見 錢穆 章學誠 功力 拙稿旨在疏解錢穆於民國41年(1952)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前言>中提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之內涵。進而追溯期淵源,以為「歷史意見/時代意見」當溯源至錢式《中國近三百年學
1850.
回顧個人在「教育哲學」思考的導向
郭實渝
,
2011-12
[教育學院] 市北教育學刊(36期-) 市北教育學刊,40期,P.3-18
郭實渝 回顧個人在「教育哲學」思考的導向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教育哲學 概念證成 語言隱喻 個人的研究包括教育哲學領域之論文與生態或環境教育哲學領域兩大類,前者如分析的教育哲學、教育與語言的關係、語言的隱喻特性、教育概念之不可證成性、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之哲學基礎等?後者如,C
1851.
張純甫《是左十說》析論
張素卿
,
2008-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專號,p.47-66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張素卿 張純甫《是左十說》析論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臺灣儒學 張純甫 左傳 尊孔 今古文之爭 有「北臺大儒」之譽的張純甫,為日據時期臺灣傳承儒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感受世界文化潮流的激盪,並參與臺灣本土的學術論爭,有《非墨十說》與《是左十說》等學術著作。張
1853.
郭明昆的生平及其《儀禮.喪服》的研究
葉純芳
,
2008-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專號,p.163-178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 葉純芳 郭明昆的生平及其《儀禮.喪服》的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臺灣儒學家 郭明昆 儀禮 喪服 五服 1895年至1945年,是臺灣歷史上的「日治時期」。即使日本在此時期的臺灣執行義
務教育,甚至在統治後期
1855.
從《四庫全書總目.四書類》論析政治與學術發展之關係
葉錦霞
,
2010-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第三輯,p.227-248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葉錦霞 從《四庫全書總目.四書類》論析政治與學術發展之關係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四庫全書總目》 四書 政治權力 經學 四書於宋朝之前並未成集,《大學》、《中庸》在程子的重視下,獨立出來,而《孟子》則在北宋尊孟與非孟之爭中,得以由子入經,並配享
1856.
試論《四庫全書總目.小學類》之序與語文思想
陳美琪
,
2010-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第三輯,p.249-276
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陳美琪 試論《四庫全書總目.小學類》之序與語文思想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四庫全書總目 小學 語文思想 在中國學術的發展過程中,宋儒解經,本乎一心,注重義理,兼談性命。至明代中晚期,學術風氣日趨玄虛空疏,不切人事,故明清之際,實學思潮開始蓬勃興起
1857.
「止於至善」的生活實踐
張文朝
,
2011-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第四輯,p.131-14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張文朝 「止於至善」的生活實踐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儒家 經籍 大學 止於至善 實踐 近年來,我們日常食、衣、住、行等生活週遭發生頗多令人憂心的不義事件。揆諸不義事件的背後,實來自於始作俑者本身沒有社會正義及責任感,而此一不負責任的根本則是在於
1858.
論聶崇義《新訂三禮圖》的禮學特性
馮茜
,
2012-12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儒學研究論叢,第五輯,p.25-42
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馮茜 論聶崇義《新訂三禮圖》的禮學特性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宋代 聶崇義 《新定三禮圖》 禮學 對聶崇義《新定三禮圖》的認識,自宋以來,即在考古學的後置視角下多有偏見和誤解,其與禮學相關的若干特點也相應被忽略。事實上,傳統經學與禮學意義上的
器物研究與考古
1859.
關於<切韻序>的幾個問題
葉鍵得
,
1999-06
[出版品] 應用語文學報(已停刊) 應用語文學報,創刊號=1期,頁123-142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葉鍵得 關於<切韻序>的幾個問題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切韻 切韻殘卷 中古音韻 聲韻學 記載《切韻》編撰緣起、經過的<切韻序>,是我們藉以了解《切韻》成書、性質的重要線索,本文就序文有關的問題予以討論,分為(一) (切韻序 ) 著錄情形。 (二
1860.
張金吳編《詒經堂續經解》的內容及其學術價值
林慶彰
,
2000-06
[出版品] 應用語文學報(已停刊) 應用語文學報,2期,頁35-49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林慶彰 張金吳編《詒經堂續經解》的內容及其學術價值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張金吾 經學 叢書 詒經堂續經解 本文分六小節:一為前言。二為張金吾編輯《詒經堂讀經解》之目的,其目的是要接續納蘭成德的《通志堂經解》,輯錄宋、元人經說。三為《詒經堂續經解》所收的經
1861.
如何填等韻圖
葉鍵得
,
2000-06
[出版品] 應用語文學報(已停刊) 應用語文學報,2期,頁77-90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國語文教學及研究中心 葉鍵得 如何填等韻圖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等韻 等韻圖 等韻學 四等 借位 本文旨在說明填等韻圖的方法,兼及宋元等韻圖的流派、四等的內涵、韻圖的編排…等,文中附有填圖練習二次。深入淺出,現身說法,俾供學者參考。 2000-06
1862.
宋代類書的文獻價值
丁原基
,
2002-06
[出版品] 應用語文學報(已停刊) 應用語文學報,4期,頁29-56
丁原基 宋代類書的文獻價值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類書 宋代類書 文獻 文獻學 宋代社會 類書是我國古代一種查驗資料的工具書,性質與現代的資料匯編近似,又有百科全書之稱。類書的纂輯,歷經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千七百多年,可謂為數眾多。
張滌華於《類書流別.存佚
1863.
皮日修的儒學思想
劉醇鑫
,
2002-06
[出版品] 應用語文學報(已停刊) 應用語文學報,4期,頁187-204
劉醇鑫 皮日修的儒學思想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皮日休 儒學 道統 天人 人性 君臣 皮日休是晚唐傑出的文學家,也是重要的儒學思想家,他身處在唐末宋初思想變遷的過渡時期,步履韓愈之後塵,以復興儒道統為職志,闡發儒學的本質,對於中唐儒學復興的承繼與發揚,以及宋初儒學發展的影響,有其不
1864.
郝敬儒學思想述論
張曉生
,
2003-06
[出版品] 應用語文學報(已停刊) 應用語文學報,5期,頁227-255
張曉生 郝敬儒學思想述論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郝敬 儒學 晚明 朱熹 王陽明 本文論述的重點在試圖通過對郝敬思想中「理氣論」「心性論」及「修養論」三方面的探析,呈現其儒學思想的特質與趨向,是以「理在氣中」「道在人倫日用」為基本主張,認為人之善不僅是「性善」,應該是「心善」「情善
1866.
日治時期平民教育的實踐者---志賀哲太郎
蘇啟寅; 陳明終
,
2002
[心理與諮商學系] 期刊論文 教育論叢,創刊號,P.75-92
蘇啟寅 陳明終 日治時期平民教育的實踐者---志賀哲太郎 志賀哲太郎 大甲 公學校 大甲教育 在台中縣大甲鎮老一輩居民的記憶裡,「大甲的聖人」-大甲公學校代用教員-志賀哲太郎先生,一向是令老人家景仰與懷念的。由於史料闕如,一般人並不知悉也不理解先生為何享此令譽。本文參考先生唯一的傳記與大甲公學校
1867.
幼兒園新願景
魏惠貞; 李來春
,
2011-11
[幼兒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師友月刊,第533期,頁24-29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魏惠貞 李來春 幼兒園新願景 幼兒園 幼托整合 學前教育 2011-11 zh-TW 師友月刊,第533期,頁2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