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 |
垃圾桶模式 |
吳清山; 林天祐 |
|
1991-04 |
培育健全的下一代﹣﹣談國民教育階段實施「因材施教」之道 |
吳清山 |
|
1991 |
培育健全的下一代-談國民教育階段實施「因材施教」之道 |
吳清山 |
|
2003 |
培養健康活力青少年的教育品質觀點 |
劉春榮 |
|
2009-07-10 |
培養孩子恆心與毅力 |
林天祐 |
|
2009-04-17 |
培養孩子運動習慣 |
林天祐 |
|
2011-10 |
培養學生國際視野的策略 |
吳清山 |
|
2004 |
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 |
吳清山 |
|
2004-03 |
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 |
吳清山 |
|
2019-09 |
外部社會資本能否為高等教育機構帶來正向的績效?以內部社會資本與機構寬裕資源為中介變數 |
彭耀平; 何希慧 |
|
2004-07-23 |
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 |
王保進 |
|
2022-12 |
大一新生入學選擇; 學涯規劃及興趣與能力之縱貫性研究--以北部某私立科技大學為例 |
黃建翔; Huang, Chien-hsiang |
 |
2007-12 |
大學品牌知名度與品牌形象評估指標之建構 |
巫康菱; 葉連祺 |
 |
2018 |
大學如何挑選適合的學生?-探討學術能力與動機在大學入學中的角色 |
謝紫菱 |
|
2009-12 |
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執行之研究 |
計智豪; 孫志麟 |
 |
2009-12 |
大學教學品質、品牌管理與品牌效應之關係 |
葉連祺 |
 |
2003 |
大學教育研究品質評鑑標準與機制之探討 |
王保進 |
|
2011-09 |
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評鑑作業準則 |
王保進 |
|
2018-01 |
大學生學習模式與學習成效間關聯之研究:深度取向學習投入為中介變項 |
何希慧 |
|
2018-06 |
大學生學習模式與學習成效間關聯之研究:深度取向學習投入為中介變項 |
謝紫菱 |
|
2008-04 |
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態度與人文素養 |
黃政傑; 吳清山; 黃木蘭; 錢得龍 |
|
2011-06 |
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品質提升觀點之探究-以蘇格蘭地區的大學為例 |
吳清山; Wilkinson, J. Eric; 高家斌 |
|
2002-09 |
大學自我評鑑 |
王保進 |
|
2008 |
大學與中學協作方案對教師教學效能、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以地球科學課程對話為例 |
丁一顧 |
|
2011-12 |
大學與中學夥伴協作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 |
丁一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