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 |
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探討 |
陳美富 |
|
1994-06 |
花生葉燒病菌侵染花生之研究 |
吳美麗 |
|
2005-12-30 |
花蓮市青少年體能活動行為決定因素之調查研究 |
尚憶薇; 陳瑞蓮; 林明佳; 林國瑞 |
|
2006-12-30 |
花蓮縣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體育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 |
王聖文 |
|
2007-12-30 |
苗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
陳律盛; 溫賢昌; 林國瑞 |
|
2002-10 |
英語故事教學--以「薑餅人」(Gingerbread man)為例 |
吳歆嬫 |
|
2010-06 |
英語繪本在教學實務上之應用與探討 |
賴雅俐 |
|
1996-08 |
范仲淹的教育貢獻 |
陳光憲 |
|
1982-06 |
荀子天道思想研究 |
馬國瑤 |
|
1993-06 |
荀子政治原理蠡測 |
馬國瑤 |
|
2018-12 |
草衙道大魯閣棒壘球打擊場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之研究 |
邱明志 |
 |
2016-12 |
「莊周夢蝶」探義 |
陸家騏 |
 |
2019-12 |
莊子「哀樂不能入」之義理研究--通識課程「莊子導讀」的抉發 |
王小滕; Wang, Hsiao-teng |
 |
2002-12 |
菁英理論在公立學校教師績效評量制度政策分析上的應用 |
張素偵 |
|
2013-11 |
華語文讀寫讀本暨教學研究--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基礎之探究 |
彭妮絲 |
 |
2021-12 |
菲律賓職業半職業籃球聯賽之治理與競合 |
郭家倫; 高俊雄 |
 |
2003-03 |
落實「健康與體育」課程的革新--重視學童運動的權利 |
高士國 |
|
2007-09 |
落實綜合活動領域《體驗.省思.實踐》理念進行的班級旅遊社團活動設計--以九份之旅為起點 |
林富敏 |
 |
2004-09-01 |
葛拉納多斯《哥雅畫集》第一首〈情話〉研究 |
沈珍伶; Jen-Lin Shen |
|
2008-09-01 |
《蒙特梭利7-11歲進階教學法》之教育學方法探究--實驗科學研究與兒童的精神開展 |
方志華 |
|
1999-01 |
蒙特梭利學校 |
邱文秀 |
|
2001-12-30 |
蒙特梭利混齡教學中的幼兒身體運動學習概論 |
曾玉華; 鄭溫暖 |
|
2019-06 |
蒙特梭利語文教育對部落與非部落原住民幼兒語文能力影響之研究 |
施淑娟 |
 |
2006-12 |
蓋聶的教學理論在幼兒教育中語文知識及態度上的應用 |
林慧如 |
|
2009-06 |
蓬勃發展中的中國體育產業-天津參訪行 |
蔡博隆 |
|
1980-06 |
蔡沈書集傳之研究論著述評 |
古國順 |
|
2005 |
薩悌鋼琴作品之和聲語法比較研究—以《金諾佩第斯》與《五首夜曲》為例 |
蕭慶瑜 |
 |
2004-06 |
藉由分析新聞事件以培養學生之創造力 |
林永禎; 林素卿 |
|
2016-01 |
藉由矽烯所達成的電子自旋極化調控:適用於多端電極的密度矩陣方法 |
陳松賢(應用物理暨化學系) |
|
2002-12 |
藏傳佛教之下的西藏生死學:以"生死流轉圖"及"人體胚胎發育圖"為核心 |
耿振華 |
|
1996-08 |
藏傳佛教源流及其在臺灣地區的發展 |
耿振華 |
|
2014-09 |
藝術教育治療課程導入高年級
『視覺藝術課程』教學實例—馬賽克課程設計在生活藝術上的應用 |
陳佳淇 |
|
2014-09 |
藝術教育治療:跨越藝術與教育的人本教學趨勢 |
郭淑惠 |
|
2013-07 |
藝術教育課程之於通識教育的創新與融合 |
林公欽 |
 |
1977-05 |
藝術歌曲研究 |
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Songs; 許雲卿 |
|
1995-06 |
藝術治療在過動兒治療的應用 |
陸雅青 |
|
2005 |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教育實習實施概況探究 |
林小玉 |
 |
2006-12 |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素養指標的商榷 |
郭榮瑞 |
|
2002-06 |
藝術與人文領域統合課程的探索--以多感官學習的統合為例 |
謝政達 |
|
1999-05 |
藝術類術科教學評量研究─以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為個案 |
林清平 |
|
2015-01 |
蘇味道詩十六首探析 |
陶子珍 |
 |
1974-05 |
蘇東坡詞之技巧 |
謝德瑩; Hsieh Te-ying |
|
1973-05 |
蘇東坡詞之特色 |
謝德瑩; Te-ying Hsieh |
|
2009-12 |
蘇荷兒童美術館實習有感 |
鄭惠之 |
|
2000-04 |
蘇軾詩中的感情 |
江惜美 |
|
1989-06 |
蘭嶼、綠島海階的地形學研究 |
鄧國雄; 高慶珍; 聞祝達; 蔡佩娥 |
|
2012-09 |
蛇菰科與檀香目植物親緣關係及分子演化之研究 |
蘇慧君(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
|
2001-11 |
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 |
周愫嫻 |
|
2017-12 |
蝦紅素的生理機轉及對慢性疾病之效應 |
郭堉圻;郭蕙蘭;劉宇珊 |
 |
2014-09 |
融入拉邦動作理論之舞蹈教學實踐 |
曾瑞媛(舞蹈學系) |
|